Monday, May 26, 2008

這是天父世界

這是天父世界...

風災地震的一刻,不知該如何解說這首詩歌。若這是天父世界,天父在大地搖動的一刻在哪裡?祂在大地快要搖動之前,又在哪裡?我們這班每天感謝祂的供應恩典慈愛的信徒,該如何回應造物主在這事上的呼喚?

普遍基督教界講員或學者都以羅馬書八章來解說地震的發生──「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」若這是真的,我該如何與其他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呢?

上星期五參加了教新運動與施達合辦的祈禱會。本來我對在發生災難後所辦的祈禱會頗為反感,總覺得是基督徒的自我安慰,是人在無能為力下的小動作。更不情願的,是聽見主席宣告甚麼耶和華仍然作王。對於有親人死在瓦礫下的倖存者,「耶和華作王」不就是代表著祂是殺他家人的兇手嗎?

大自然的「歎息」是叫我們醒察內裡的無力感,讓我們在籌算退休計劃、悉心打扮、甚至是在我們追求成聖時,停下來發現我們的渺小無能。基督徒,也不過為人。災難更讓我們醒覺大自然的浩瀚,我們每天的生活,所作的大小決定,放諸整個世界的時候,原來真是無力得可憐。在浩瀚的天災橫禍面前,我們還為小事計較,眼目還投放在自我的享受,實在有罪過之感。

參與上週五的祈禱會是因為施達基金,多少想從他們這班努力在前線實踐主耶穌的教導、回應人的需要的人,好好學習,了解一下我這個身在遠方,有心無力,滿口仁義的人該如何在「與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」這事上有份。

「捐款不會嫌多的」原來在我每洗分毫之前停下來記念別人的需要,也可為我的無能為力贖點罪。「可以放假的專業人士,請考慮參與機構在當地的義工團隊。」這也是大家可以參與的。「災區重建所講的是三、五、七年。這不要遺忘這些地方。」這也可成為我們裝備的方向。

還有,請別忘記緬甸,風災所奪去的生命,是四川地震的三倍。

記得和弟弟的討論中,我們得了一個結論──
在未有災難之先,人的關心哪去了?

我在反省,自認跟隨基督的人,過往的心胸只盛著教會的大小事務、個人靈命的高低分,眼界的狹淺,叫我有感枉稱為神的兒女。深願從今天起求心裡盛著的是普世、是一些我生活較少看見的人──越少接觸,就越多記念。這不是甚麼偉大理念,只能算是我們這班蒙恩的罪人的一丁點悔改。但願不會是三分鐘熱度,更深願這不是自義的起步。